對臺經貿政策先行先試窗口
產品落戶這里,產、運、銷都不成問題。福州與臺灣進行農業合作有著美好的前景。
臺胞名正言順在榕干個體
5月19日下午,32戶臺灣居民個體工商戶從福州工商部門的注冊官手中高興地接過了工商營業執照。至此,我市臺灣居民個體工商戶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已發展到34戶。為吸引更多臺灣居民來榕投資,市政府當天正式公布了《臺灣居民在福州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的若干意見(試行)》。
據了解,目前我市各縣(市)區工商局均已為臺灣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開通了“綠色通道”,提供申請、受理、審批一站式服務,臺灣居民一般在一兩天內即可辦好工商營業執照。下一步,我市各級工商機關將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注意臺灣同胞在語言、文字等方面與大陸居民的差異,熱心幫助他們解決登記和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點評:可能帶來第四次臺灣產業轉移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建勇表示,在臺灣大財團、大公司、龍頭企業在大陸已形成投資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經貿交流成了新的亮點。由于我市對臺有人緣、地緣、商緣的優勢且民間往來頻繁,臺灣居民在福州投資創業前景廣闊。
省委黨校一名專家甚至預言,臺灣居民如果大量到福州申辦個體工商戶,那么以服務業為主的第四次臺灣產業向福州、向大陸轉移可能來臨。
大陸首批赴臺漁工順利成行
5月19日上午,12名漁工在平潭縣東澳碼頭正式登船,他們將為臺灣船東提供為期1年的漁業服務。這標志著暫停了近5年的兩岸漁工勞務合作正式恢復。
據了解,由于大陸漁工的正當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原因,大陸不得已于2001年底全面暫停了兩岸漁工勞務合作。業務暫停以后,考慮到臺灣漁業界的切實需要,大陸方面主動為恢復合作創造條件,支持兩岸民間對口行業組織進行接觸和舉行對口商談。經過兩岸有關民間行業組織的共同努力,雙方于今年4月30日簽署了《關于合作開展漁工勞務業務的協議》。
點評:兩岸漁工勞務合作互惠互利
被授權有資格組織大陸漁工向臺輪提供漁工的中國福州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總經理錢堅榮認為,兩岸漁工勞務合作是一項互惠互利的合作,既可以幫助臺灣彌補漁業勞力的不足,又可以促進大陸勞動力的轉移。
首批省外客商赴馬祖考察
5月18日,海交會首次舉辦了“澎湖日”主題活動。省旅行社協會會長洪文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福建由于具有區域優勢,最有條件開展澎湖旅游。今年下半年,澎湖有望實現對福建開放。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設計直航的可行線路,我省對澎湖游已是萬事俱備,只欠臺灣方面開放政策出臺。
5月19日下午,來榕參加海交會的31位省外客商登上“金龍輪”,終于赴馬祖考察了。
點評:有助于提升福州旅游產業
省旅游局副局長陳揚標說,“金馬游”這個旅游產品對外省居民很有吸引力,目前我省正在打造“海峽兩岸旅游圈”,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金馬游”向外省居民開放。若“馬祖游”正式向外省居民開放,必將拉升福州的旅游產業。
本報記者陳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