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實施稻米品種“升級換代”工程
2004-12-07 15:00:55
462
(鄭景容記者楊金發)近日,由福建超大現代種業有限公司主持承擔的“D型系列優質稻繁育及良種產業化”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福建正式啟動稻米的“升級換代”工程,D型系列優質稻新組合將替代現有的汕優63和特優和D297優組合,成為福建未來稻米的主要品種之一。
福建是個缺糧大省,每年都要從外省調進糧食60億公斤左右,同時又是陳糧壓庫的省份和缺種大省,積壓糧食上百噸,缺種300萬公斤。這種缺糧和陳糧積壓的極大反差使福建的糧食生產銷售陷入兩難困境。東北米充市,泰國米壓境,湘贛米流入,福建本地米價格不如礦泉水,市場長期低迷,閩糧大量積壓,嚴重挫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面臨嚴峻考驗。因此,加快福建省優質稻選育、引進和良種繁育工作,促進優質稻米產業化發展刻不容緩。
福建現有的主要稻米品種為汕優63、特優和D297優組合,其中的汕優63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推廣年限最長的雜交稻種,近年來表現為抗性減弱、優勢降低情況;而特優和D297優組合這兩個稻米品種的純度和發芽率已達不到國家標準。因此,福建的稻米急需選育新的接班品種。
由我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制種專家劉文炳研究員選育引進的D型系列優質稻新組合,具有比當家組合汕優63制種易、米質優、產量高、適應廣、效益好等優點,又克服了特優組合純度偏低、D297優組合發芽率偏低的缺陷,完全可作為福建稻米更新換代的接班種。
“D型系列優質稻繁育及良種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推進優質稻米的產業化建設,提高“福建米”的市場競爭力,扭轉福建糧食積壓及雜交稻種子依賴外調的被動局面。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