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在閩揭牌成立
9月2日上午,“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在閩揭牌成立。
“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是經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復同意成立,由福建農林大學校長鄭金貴教授擔任首席專家,依托福建農林大學,整合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產業優勢,向海峽西岸經濟區及祖國大陸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推廣兩岸農業新品種,轉化新技術,服務入園臺資農業企業、臺灣農民的科技創新及服務平臺,也是國臺辦、農業部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又一具體舉措。
近年來,海峽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十分密切,是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目前,大陸已經在9個省、市、區設立了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在8個省、市、區設立了15個臺灣農民創業園,并且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政策措施,為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物質基礎。
目前兩岸農業都處在轉型升級時期,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將傳統的以“增量”為目的的農業數量經濟發展,轉型為以“增值”為目的的農業知識經濟發展,提升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兩岸農業發展共同面對的課題。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鄭金貴教授指出,兩岸農業由于在發展階段、自然條件、技術水平和消費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在農業生產資源、農業發展領域、農產品市場空間領域表現出高度的互補性,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他表示,“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的設立,將充分發揮兩岸現有的產學研優勢,促進兩岸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廣及服務的完整體系的形成,進一步推動兩岸農業轉型升級、互利雙贏。
超大現代農業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郭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年來超大在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中先行先試,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當前兩岸農業合作已進入“深耕”階段,超大將在貿易和投資基礎上,促進兩岸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整合,共同提升兩岸農業國際競爭力。
來自祖國大陸各個試驗區、創業園的負責人出席了此次成立大會。他們對“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的成立表示極大的歡迎:“非常及時,將為入園臺資企業和臺灣農民提供更良好的發展條件。”
由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設立的“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技術交流與信息咨詢工作委員會”也在福建農林大學同時掛牌成立。至此,在兩岸農業交流重要前沿的福建,初步形成了以“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臺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技術交流與信息咨詢工作委員會”三大創新平臺為載體的祖國大陸惠臺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服務體系。